偈颂六十五首 其二○

鹫岭拈花,少林得髓。 病痛一般,脉息有异。 脉得著目前见鬼,脉不著死而不吊。

译文:

这首偈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优美抒情的古诗词,它属于佛教禅语类的内容,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当年佛祖在灵鹫山拈花示众,摩诃迦叶会心一笑,而后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传法,将佛法精髓传给慧可。这两者看似都在传递佛法的要义,本质的“病痛”(这里可理解为核心问题、根源所在)是一样的,不过外在表现的“脉息”(也就是方式、途径等)却有所不同。 如果能把握到这佛法传递的关键脉络,就如同在眼前见到了神奇的“鬼”(这里表示能有超凡的领悟、获得不可思议的境界);要是把握不到这关键脉络,就好像人死去了也不值得去吊唁一样(意味着失去了修行的意义,难以获得佛法真谛)。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