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冬复春,造化一机会。 朔风空草木,余枿犹病醉。 梅花于其间,居殿复居最。 三春在何许,不在粉须外。 我尝玩兹理,若决江河沛。 冰壑卧寒松,雪岭立老桧。 见命谓受独,落落一二辈。 有此不改节,不与世同嗜。 抱贞开化元,此花而已矣。 整刷此精神,寸草亦生气。 嗟嗟迷复者,胶轕随寤寐。 萌蘗寻斧斤,岂知七日至。 击壤咏天根,巧历不能计。 持以印梅花,无语独叹喟。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其二
译文:
四季轮回,从冬天又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蕴含着特定的机缘。
凛冽的北风让草木凋零,残留的枝桠仿佛还沉浸在病酒的昏沉之中。
而梅花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它在众花之中既像是殿后的使者,又堪称最为出众的存在。
那明媚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它就藏在梅花那粉色花蕊的外面,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我曾经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感觉就像江河决堤一样豁然开朗。
在那冰冷的沟壑中,寒松卧于其间;在积雪的山岭上,老桧傲然挺立。
它们好似被赋予了独特的使命,世间像这样超凡脱俗的也就那么寥寥几辈。
它们坚守自己的气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同样的爱好。
怀着坚贞的品质开启了天地间的生机,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梅花了。
若能秉持像梅花这样的精神,哪怕是一寸小草也会充满生机。
可叹那些迷失本性、不知返归正道的人啊,他们整日里昏昏沉沉,被世俗的琐事纠缠不清。
他们砍伐那些刚刚萌生的枝芽,哪里知道生机在七天之后就会到来呢。
就像古人击壤而歌,歌颂着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其中的奥秘,就算是最善于计算的人也难以算计。
我用这些道理来印证梅花的品性,默默无言,只能独自发出感慨和叹息。
关于作者
宋代 • 杜范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岩(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为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