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分内外,学道谨趋舍。 巧令世所贤,木讷人谓野。 至圣垂大训,夫岂欺我者。 阳和发天葩,烂其映春斝。 一朝随狂风,殆不如土苴。 秋至万宝成,结束槁叶下。 一一抱天根,真理不容假。 持以荐豆笾,洁诚神所嘏。 孔门德行科,卓尔先游夏。 汉世躬行人,未肯逊班马。 照影空自妍,心事形面赭。 美璞藏至用,不琢存大雅。 诗篇匪君重,闭户自汛洒。 余言亦已多,尚口不如哑。
龚叔虎秋实堂
译文:
人们的心往往有内外之分,追求学问和道德的道路上,要谨慎地做出取舍。那些花言巧语的人,世间常常认为他们贤能;而朴实木讷的人,人们却觉得他们粗野。
至圣先师孔子留下了伟大的教诲,这怎么会是欺骗我们呢?春天里,温暖的阳气催发出艳丽的花朵,它们灿烂地映照在春日的酒杯旁。可一旦狂风袭来,这些花朵瞬间凋零,甚至还比不上泥土和枯草。
到了秋天,各种果实都成熟了,虽然叶子变得枯黄掉落,但每一颗果实都紧抱着生命的根本,其中蕴含的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用这些成熟的果实来祭祀,以纯洁虔诚的心去供奉,神灵就会赐福。
在孔子的门下,德行出众的弟子中,颜渊等是如此卓越,远超子游和子夏。汉代那些亲身践行道德的人,他们的品德和作为,丝毫不逊色于班固和司马迁这样的大文学家。
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光鲜,对着镜子自我欣赏,可内心的想法却在脸上露出羞愧之色。真正美好的璞玉,蕴含着巨大的实用价值,不需要雕琢就保留着高雅的气质。
如果不是你看重这些诗篇,我也会闭门专注于自我的修养和提升。我说的话已经太多了,有时候多说话还不如沉默不语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杜范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岩(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为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