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献奏议帖赞

思魏征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丹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干谿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译文:

人们思念着魏征手植的甘棠树,可其实啊,不如把他所上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于屏风之上(时刻警醒)。大家喜爱着卫国公裴度所种的柏树,可实际上,不如留存下他在丹扆前所进献的《五箴》。 进谏之言哪里只是靠嘴巴滔滔不绝地说呢,要想匡正君主,应当用心才行。想象着(范正献)提笔蘸墨书写奏议的样子,他那时一定是戴着高高的帽子,衣襟端端正正。 他追述古代的事迹来与当下类比,由此可见这位忠臣思虑之深远。虽然这些奏议在当时不足以让君主有所感悟,可这不还能作为一面镜子,来照出未来那些奸佞之人的丑恶嘴脸吗? 这就如同左氏,他对干谿之祸感到无比愤慨,所以才会再三感叹《祈招》中所蕴含的美好品德和劝诫之音啊。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