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无咎金山诗帖赞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金闺卷怀,亦既殊辙。 同此登览,而趣不同。 云霄并翔,翚翟冥鸿。 矢词胸襟,浩荡万里。 比兴所存,二疏是企。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 不絷不维,景则我随。 征尘障天,我亦倦翼,遗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 诗其警予,以谂侯门。

译文:

我登上能俯瞰大海的高处,而晁无咎的金山诗帖恰好送到。这件事虽说偶然,却好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那江山的秀丽,无论古今都是一样的。然而有的人钟情于丘壑山林,有的人留恋于市朝官场,这二者必然有所区别。 阿大中郎(这里可能代指晁无咎等人),手持威风凛凛的虎符。本可以在朝廷大展身手,却胸怀韬略而另有选择,走了与仕途不同的道路。 同样是登高览胜,可志趣却不一样。有人如华丽的山鸡在云霄翱翔,有人似高远的鸿雁自在飞行。 诗中抒发的情怀,浩荡如万里山河。诗中的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汉代二疏(疏广、疏受)那样功成身退的向往。 清新的诗歌和优美的景致,哪里没有呢?不受拘束和羁绊,美景就会随心而至。 如今征尘遮天蔽日,我也像疲倦的鸟儿。晁无咎的遗墨依旧如新,我这微小之身怎敢停歇。 南零的水波,源头来自湓水。他的诗警醒着我,我要把这份感悟告知那些身处侯门之人。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