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一旅人,暮拾九品官。 趾高气且浮,反面视孤寒。 昔闻韩魏公,义风塞人寰。 赤舄坐昼锦,有客排其关。 孤身无所赍,乞公玉盥盘。 公笑授之去,感涕双汍澜。 我始得此事,谓可耸俗观。 家传书甚悉,国史载不完。 今见学士帖,烂然银钩蟠。 方其一第初,半载游长安。 持书遗乡朋,客费无虚闲。 近得奁中赀,分壮贫士颜。 宁我食无鱼,不忍渠无餐。 宁我裾无华,不忍渠衣单。 臭味何所爱,敢言囊之悭。 犹愈轻薄儿,一笑黄金拚。 我来阅遗书,据案发长叹。 纵横才片纸,突兀已万间。 魏公为上相,庇士易为懽。 林公初筮仕,为此良独难。 景仰前辈人,高节骞云山。 原下不可作,清风何时还。 泚笔哦此诗,寄名乌丝栏。 庶几一见者,可以激偷顽。
跋林学士宋卿帖
译文:
早上还是个漂泊无依的旅人,晚上就得到了九品小官的职位。这人立马趾高气扬,态度轻浮,转眼就看不起那些出身贫寒的人。
以前听说韩魏公(韩琦),他的仁义之风充满人间。他穿着红色鞋子坐在昼锦堂里,有个客人前来求见。这客人孤身一人,没带什么东西,只向韩魏公讨要玉制的盥盘。韩魏公笑着把盥盘给了他,客人感动得眼泪直流。
我刚知道这件事时,觉得这足以让世俗之人惊叹。他家的家传记载得很详细,可国史却记载得不全。
如今看到林学士的帖子,上面的字迹如银钩般美妙。当他刚刚科举中第,在长安游历了半年。他写信给家乡的朋友,为客居的花费从未有过清闲。最近他得到了嫁妆里的钱财,用来让贫困的学子气色好起来。他宁可自己吃饭没有鱼,也不忍心让别人没饭吃;宁可自己的衣服不华丽,也不忍心让别人穿得单薄。他和这些人志趣相投,哪敢说自己囊中羞涩。这可比那些轻薄子弟,把黄金随意挥霍要好得多。
我来翻阅他的遗书,靠着书桌长叹。这帖子不过是小小的一张纸,却如高大的万间广厦般令人敬仰。韩魏公身为宰相,庇护士人很容易让人欢喜。林公刚刚开始做官,能做到这样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敬仰这些前辈,他们的高尚节操比云山还要高远。前辈们已经逝去不可复生,那清正的风气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我提起笔写下这首诗,把名字题写在乌丝栏上。希望看到这首诗的人,能够受到激励,改掉懒惰和顽劣的习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