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洛花天下最,姚黄魏紫尤奇异。 坐令百花失颜色,唤作国香谁是对。 十年之前来新安,阅尽妖娆兴欲兰。 晚得一枝睡露蝉,分明好似画中看。 人世匆匆驹过隙,重游正值春三月。 园丁折得数般来,旋买甆瓶谩成列。 殷红照日更嫣然,轻素含风玉色鲜。 中有杨妃曾一捻,咄哉尤物累天全。 我今褰帷问疾苦,皇华那受妖花污。 掷置道旁何足惜,亦如佞人吾所恶。 顿使心胸和且平,况闻麦陇香气腾。 处处一犁春雨足,家家合掌庆丰登。
见牡丹呈诸友
译文:
一直以来,洛阳的牡丹花都是天下最美的,其中姚黄和魏紫这两个品种尤其奇特怪异。它们一出现,让其他所有的花朵都黯然失色,称牡丹为国香,还有哪种花能与之相匹敌呢?
十年之前我来到新安,看遍了各种娇艳美好的牡丹,兴致都快消磨殆尽了。后来得到一枝带着露珠如蝉般娇美的牡丹,它的模样就跟画里看到的一样。
人生匆匆,就像白驹过隙一般短暂,这次重游正好赶上阳春三月。园丁折了好几种牡丹过来,我赶紧买来瓷瓶,将它们随意摆放成一列。那殷红的牡丹在阳光映照下更加娇艳动人,素白的牡丹在微风中如同美玉般色泽鲜亮。其中有一朵如同杨贵妃盈盈一握般娇俏的牡丹,唉,这等尤物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沉迷,有损天然的纯善本性。
如今我撩起车帷去查访百姓的疾苦,身负朝廷使命的我怎么能让自己被这妖冶的花朵玷污呢?把它们扔到路边也没什么可惜的,就如同我厌恶那些奸佞小人一样。
扔掉牡丹后,我的心胸顿时平和舒畅起来,更何况还能闻到麦陇间散发的香气。处处都是春雨充足、耕牛拉犁的景象,家家户户都合掌祈祷,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甫
袁甫,字广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子。曾从杨简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十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十二年,出通判湖州。十四年除秘书郎,十六年,出知徽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历知衢州。理宗绍定中召为将作监,六年(一二三三),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年,出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兼提点刑狱。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理宗亲政,知建宁府兼福建路转运判官。以秘书少监召,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官至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七(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谥正肃。有文集,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蒙斋集》二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五有传。 袁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