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秋日观山

荒塍间流水,蠹叶风飕飗。 前山与幽人,亭亭共清秋。 远近日明晦,隠见云去留。 木末一叟归,犬鸣茅舍幽。 忆昔典午东,剑佩森名流。 胜地慰远怀,兹焉久绸缪。 渔矶与樵迳,今有斯人不。 池石老苔发,空余螺蚌游。 世有古今异,郢歌聊自酬。 醉眼时摩挲,此山即前修。

译文:

在会稽的秋日里,我来观赏山峦。那荒芜的田埂间,流淌着涓涓的溪水;枯萎蛀蚀的树叶,在秋风中飕飕作响。 眼前的山峦与那隐居的高人,一同在这清朗的秋景中,显得那样挺拔、静谧。 远处和近处的山峦,在日光下时明时暗;云朵在山间时隐时现,随意地飘来又飘走。 树梢尽头,有一位老者正缓缓归来,伴随着犬吠声,更显那山间茅舍的幽静。 回忆往昔东晋时期,那些身佩宝剑的名流贤士们纷至沓来。这片胜地慰藉了他们远游的情怀,他们在此长久地流连盘桓。 如今这溪边的渔矶和山间的樵径,是否还会有像他们那样的人呢?池塘里的石头上长满了古老的青苔,只有螺蚌在水中游动。 世间的事情随着古今变迁而不同了,我只好独自吟唱着歌谣来自我慰藉。 我时常醉眼摩挲着这眼前的山峦,在我心中,这座山就如同那些前代的贤士一般令人敬仰。
关于作者
宋代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