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仁叔之越

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有廪可指,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所以穷杜陵,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译文:

人活在世上或许可以没有朋友,但我有幸结识了仁叔你这样的好友。 你为人处世严格遵循原则,神态平和,气质清朗肃穆。 你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洞察世间百态,在清谈之中袒露内心的想法。 大江浩渺,让我这个送别之人满心忧愁,江风鼓起了船帆。 再过两天就是重阳节了,可惜我们不能一起共饮菊花酒。 我们这些人的踪迹就如同浮萍一般漂泊不定,同样都是客居在京城。 我们为生活奔波都要从这里出发,这也实在是免不了世俗的无奈。 倘若能有像鲁肃那样可资取用的粮廪,我们能相视一笑共度安稳时光。 要是能一起在寒冷的窗前,共用一盏小灯读书,又何必急着踏上征程。 这就像穷困的杜甫,遗憾自己没有一座安稳的居所。 水波寒凉,清晰地映衬出沙石,浓重的露水让林木显得更加苍老。 不要说江河像衣带一样狭窄,我们以后能否再相聚实在难以预料。 越山是你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我也曾远望过那里的景色。 近来那里是否依旧平安,你要仔细地向那修长的竹子打听打听。
关于作者
宋代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