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新安赋喜雨歌呈守斋倪史君

良苗正要雨肥绿,火伞张空驱日毂。 枝头忽作少女风,转眼排檐万银竹。 为新安民殊可怜,插空乱𪩘无多田。 雨才终日水半壁,方晴又望霓横天。 是邦若要宜稼穑,好似婴儿调乳食。 祇今田甫渴甘澍,贤侯忧民见颜色。 鼓声坎坎神来临,不歆牲酒歆侯心。 睡龙苏醒听约束,拏攫云雾层崖阴。 涧泉将涸兮乱流,嘉颖欲槁兮光浮。 田翁戴笠儿跨牛,欣欣相对歌贤侯。 争言一雨神所赐,非侯何以蒙神休。 天惠贤侯福吾土,长是五日一风兮十日一雨。

译文:

优质的禾苗正需要雨水来滋润,让它们变得更加碧绿肥壮,可此时天空中却像撑开了火伞一般,太阳像车轮一样在天上不停地运转,酷热难耐。 突然,枝头吹起了轻柔的微风,就像少女的气息。转眼间,屋檐上垂下了千万条像银竹一样的雨线。 新安的百姓实在是太可怜了,四周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可耕种的田地少之又少。雨才下了一整天,水位就到了半壁高;刚放晴,百姓们又盼望着天边能出现彩虹,期待着下一场雨。 这个地方若想要庄稼长得好,就如同调养婴儿的饮食一样,需要精心呵护、恰到好处。 如今田地正渴望着一场甘霖,贤明的郡守大人为百姓担忧的神情都写在了脸上。 咚咚的鼓声响起,神灵降临了。神灵并不在意祭祀用的牲畜和美酒,而是看重郡守大人那颗忧民的心。 沉睡的蛟龙苏醒过来,听从郡守大人的指挥,在山崖的阴影处翻腾,搅起层层云雾。 原本快要干涸的山涧溪水,又重新水流涌动;原本快要枯萎的稻穗,又重新焕发出光彩。 老农戴着斗笠,小孩骑着牛,大家都喜笑颜开,面对面地歌颂着贤明的郡守大人。 大家都争着说这场雨是神灵的恩赐,若不是郡守大人,我们怎么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呢。 上天眷顾贤明的郡守大人,也赐福给我们这片土地,希望以后能常常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调雨顺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