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毛易甫薛子舒

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 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 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 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译文:

回想过去在江东相聚的时候,在众多人中,只有毛易甫和薛子舒这两位愿意与我倾心交谈,诉说内心的期许和抱负。 那时,我们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一同前往那清幽的寺庙,兴致勃勃地登上高耸的佛塔,极目远眺,享受着美好的春光;夕阳西下时,又结伴来到那荒芜的高台之上,一起仔细研读台上的古碑,探寻其中的历史故事。 曾经,我们身边围绕着众多官吏,他们拿着毛笔,等着我们起草檄文,我们文思泉涌,挥洒自如;还有那万紫千红的花朵簇拥着宴席,我们在这花团锦簇中,挥毫题诗,尽显风流。 谁能料到,仅仅是几尺厚的无情黄土,在分别之后,就将这两位如玉树般美好的友人双双掩埋了。他们就这样离我而去,让我无比悲痛和怀念。
关于作者
宋代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