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仝骤雨图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 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 千丈拏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 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 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 茅寮竹寺互掩映,疎舂残磬渺愁寂。 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 羊肠峻坂去天尺,馿饥仆瘦行安适。 林僧卸笠窘回步,海商抛矴忧形色。 纵览鲲鹏信奇伟,戏看凫鴈亦萧瑟。 乃知画妙与天通,模写万殊由寸笔。 大而海岳既尽包,细如针粟皆可识。 向来关生何似人,想见丘壑横胸臆。 呜呼使移此手为文章,岂不擅场称巨擘。

译文:

四周的山峦昏沉沉的,就像是用墨汁泼洒过一样,路上的行人面对面都无法看清彼此的模样。 那氛围十分凄凉,仿佛是太阴之神在施展肃杀的威力,天地间一片昏暗,如同混沌未开的状态。 看那画面中,千丈高的地方像是蛰伏的蛟龙腾空而起,紧接着一声如同破柱般的春雷迅猛炸响。 我怀疑这是人间的瓠子河决堤了,又好像是天上的银河泛滥了。 神奇啊!在那烟雾弥漫、景色不断变幻之中,山川和集市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茅草搭建的小屋和竹林中的寺庙相互掩映,稀疏的舂米声和残留的磬声传来,让人感到一种悠远的愁闷与寂静。 老叟提着鱼从外面回来,寒风吹裂了他的脸;孩童吆喝着牛回家,牛深陷在泥里,泥浆没过了膝盖。 那山间的羊肠小道陡峭险峻,仿佛离天只有一尺之遥,驴子饥饿,仆人瘦弱,他们又能安稳地走到哪里去呢? 林中的僧人摘下斗笠,窘迫地转身往回走;海上的商人抛下船锚,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 纵览画面中如鲲鹏般宏大的景象,确实奇伟壮观;细看那如野鸭和大雁般的小景,也透着一股萧瑟之意。 由此才知道这幅画的精妙能与天地相通,用小小的画笔就能描绘出世间万物。 大到大海和山岳都被囊括其中,小到像针和粟米一样细微的东西也都能清晰辨认。 从前的画家关仝是个怎样的人呢?可以想象他的心中定是装着无数的山川丘壑。 唉!如果能把他画画的本领用到写文章上,那他岂不是能在文坛独占鳌头,成为巨擘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