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鶑

春宵已阑更点急,烟柳蒙蒙露花湿。 画堂深邃楼阁寒,碧纱窗中月华入。 早鶑百啭催朝阳,簧言绮语何铿锵。 云飞雨敬梦初破,闻时满枕梨花香。 声宛转,十三弦高指拨软。 宫喉征舌多改变,圆于珠,细于线。 韵玲珑,湘妃调瑟烟霭中。 珠缨宝玦遽相触,江风细响修篁丛。 或纤柔兮同彩缕,绣得轻烟纤微雨。 或轻丽兮如彩毫,画成晓景描春朝。 间关历落意不尽,花中似索鸾皇饶。 逡巡曙色浮林际,菊花毛衣金作袂。 一片苏张俊辩心,长与春皇巧游说。

译文:

春夜即将过去,更鼓声声急促地催促着时光。如烟的柳丝朦胧迷离,带着露水的花朵湿漉漉的。华丽的厅堂幽深静谧,楼阁中透着丝丝寒意,皎洁的月光透过绿色的纱窗洒了进来。 清晨,黄莺欢快地啼鸣,一声声婉转的歌声仿佛在催促着朝阳升起。它们那美妙动听、如簧般的话语,声音是多么铿锵有力。云雾飘散,雨也停了,我从睡梦中刚刚醒来,满枕都是梨花的清香。 黄莺的叫声宛转悠扬,就像有人用柔软的手指在弹奏着十三弦的乐器。它们时而发出宫音,时而吐出征音,音调变化多端。那声音比珍珠还要圆润,比丝线还要纤细。 其音韵清脆玲珑,好似湘妃在烟霭中弹奏瑟琴。又如同珍珠缨络和宝玉佩饰相互碰撞,还像江风轻轻吹过修长的竹林发出的细微声响。 有的叫声纤细柔美,就如同彩色的丝线,能绣出轻柔如烟、细微如雾的景致;有的叫声轻盈秀丽,好似五彩的毛笔,能够描绘出清晨的美景和春日的朝气。 黄莺的叫声错落有致、连绵不绝,仿佛在花丛中向鸾鸟炫耀自己的歌喉。 转眼间,曙光渐渐浮现在树林的边缘,黄莺那如菊花般色彩斑斓的羽毛,金色的羽衣就像衣袖一样。这黄莺就好像拥有着苏秦、张仪那样的善辩之心,长久地与春神巧妙地“交谈”着。
关于作者
宋代田锡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