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庙 其一

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 万民在涂炭,四老方宴安。 白云且高卧,紫芝非素餐。 南山正优游,东朝忽艰难。 高步揖万乘,拂衣归重峦。 飞鸿自冥冥,束帛徒戋戋。 古庙对山开,清风向人寒。 更无隠遁士,空有宾客官。 况我谪宦来,尘迹污祠坛。 朝衣惭蕙带,佩玉愧纫兰。 或依阶下树,陶暑解马鞍。 或借庙前水,乘秋把鱼竿。 吾道多龃龉,吾生利盘桓。 登山殊未倦,饮水聊尽驩。 精灵莫相笑,此意乐且盘。

译文:

秦始皇焚烧古代的典籍,汉高祖把儒生的帽子当溺器。天下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商山四皓却正安享着闲适的生活。 他们在白云缭绕处悠然高卧,采摘紫芝作为食物,并非不劳而食。在终南山悠然自得地优游度日,直到太子刘盈的地位忽然面临艰难的处境。 他们迈着从容的步伐去见天子刘邦,之后又拂袖归隐到深山之中。就像飞鸿高高飞翔,远离尘世,朝廷送来的束帛再多也只是徒劳。 古老的庙宇正对着山峦敞开,清风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如今再也没有像四皓这样的隐遁之士了,只有那些追名逐利的宾客官员。 何况我被贬官来到这里,身上的尘世踪迹玷污了这祠坛。我身上的官服让我愧对他们的蕙草腰带,我佩戴的美玉也比不上他们用兰草搓成的佩饰。 有时我会倚靠在台阶下的树上,趁着夏日的暑气解开马鞍休息。有时我会借着庙前的秋水,拿起鱼竿钓鱼。 我的仕途充满了不顺,我的人生还是适合在这里徘徊逗留。登山我并不觉得疲倦,喝点清水也能聊以尽欢。 四皓的英灵啊,你们可不要笑话我,我这样的心境自有乐趣而且可以长久保持。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