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行

孤桐结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虚碧。 枝叶扶疎朱夏寒,上有翔鸾旧栖迹。 风霜冉冉岁月深,老柯半朽苍皮蚀。 其中素抱金玉声,以暗投人人不识。 人不识,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寻。 宁教枯死倒涧壑,不从爨下求知音。

译文:

有一棵孤独的桐树,它把根扎在山崖的巨石旁,向下俯瞰着清澈的溪流,溪水映照出它虚幻又碧绿的影子。 在盛夏时节,它枝叶繁茂、错落有致,带来阵阵清凉,上面还有曾经飞翔的鸾鸟栖息过的痕迹。 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霜不断侵袭,这棵桐树渐渐老去,粗大的枝干已有一半腐朽,苍黑的树皮也被侵蚀。 虽然它外表看起来平凡,但内心却蕴含着如同金玉撞击般美妙的声音,就像把珍宝在黑暗中投向别人,却没人能识得它的价值。 人们不了解它,这让它十分痛苦,它在心里默默祈求,那些拿着斧头的樵夫啊,不要再来找它了。 它宁愿枯死在山涧沟壑之中,也不愿意被当作柴火烧,去换取所谓知音的赏识。
关于作者
宋代戴昺

戴昺,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今属浙江)人。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进士,调赣州法曹参军。淳祐末、宝祐初官池州。戴石屏称其诗为“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有《东野农歌集》五卷。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杨万里序。 戴昺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四十三年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二种》本(简称万历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农歌续集》(简称小集)、《宋诗抄》卷四《农歌集抄》等书引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