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出师表,子陵钓鱼矶。 达则济天下,穷则歛所施。 凄凉数间屋,荒草碧离离。 功名挂人口,毁誉复随之。 檥舟三高堂,快读石湖碑。 不有君子生,何以立国基。 夫君守定见,遯野身自肥。 傥不为时用,犹当师仲尼。 血指恐及己,旁观付盛衰。 泛湖诚伪计,思鲈设虚辞。 区区务力作,反蒙樵人讥。 松江水不穷,那能洗瑕疵。 石湖拟小山,三招何逶迤。 字字春秋笔,史氏当凭依。 武林有西湖,湖上水仙祠。 君复隠孤山,清名敌伯夷。 死无封禅书,小诗扬京师。 坡翁刺是邦,寒泉荐江蓠。 在郡六百日,遂踵居易规。 终焉配水仙,事定分是非。 邦人思坡翁,要和甘棠时。 遂肖三贤像,相与祝其尸。 三贤得其操,三高得其微。 篙师催我行,日落江水湄。
三高祠
译文:
诸葛亮呈上《出师表》一心兴复汉室,严子陵垂钓于江边过着自在生活。得志的时候就去救济天下苍生,不得志的时候就收敛自己的行为,独善其身。那几间祠庙显得如此凄凉,周围荒草长得十分繁茂。一个人的功名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可诋毁和赞誉也会随之而来。
我把船停靠在三高祠旁,畅快地阅读着范成大所写的石碑文字。要是没有君子诞生于世,那凭什么来奠定国家的根基呢?三位贤人坚守着自己的既定见解,隐居在乡野而身心舒畅。倘若不被时代任用,那也应当以孔子为榜样。有些人害怕灾祸殃及自己,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世事的兴衰。
说范蠡泛舟五湖或许是虚伪的计策,张翰思念家乡鲈鱼脍也可能是虚构的托辞。他们一心努力劳作,反而遭到樵夫的讥讽。松江的水滔滔不绝,可又怎能洗去他们身上所谓的瑕疵呢?范成大模仿淮南小山作《三高祠记》,三次招隐之辞是多么婉转。那文字就如同春秋笔法,史官应当以此为依据。
杭州有西湖,湖上有水仙祠。林逋隐居在孤山,他的清名能与伯夷相媲美。他死后没有像司马相如那样留下《封禅书》,但他的小诗却在京城广为流传。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用寒泉和江蓠来祭祀他。苏东坡在杭州任职六百天,就追随了白居易的为政规范。最终他与水仙一同受祭,事情过后就能分清是非了。
当地百姓思念苏东坡,就像人们怀念召公时吟唱《甘棠》一样。于是人们就塑了三位贤人的像,一起祭祀他们。三位贤人得到了坚守节操的真谛,三高则领悟到了更深微的道理。船家催促我继续前行,此时太阳已经落在了江边。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