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失身杯酒莫追尤,烂醉生涯尽自由。 可倚何须鹦鹉赋,相逢且解骕骦裘。 今无客入扬雄巷,终有人题李白楼。 却笑三闾太憔悴,独醒犹作畔牢愁。

译文:

别再去追悔自己因为饮酒而有些失态啦,沉醉在这杯酒之中,人生反而能尽享自由。 若有所倚靠、有所凭借,又何必像当年的祢衡那样去写《鹦鹉赋》来抒发怀才不遇呢?如今好友相逢,不妨解下身上价值不菲的骕骦裘去换酒来饮。 现在没有什么客人会到像扬雄那样清苦寂寞的小巷里去拜访,但终究会有人像欣赏李白一样,为我们在这楼上留下题咏。 我反倒觉得屈原太过于憔悴了,他坚持独善其身、清醒于世,却只能写下《畔牢愁》来抒发自己的忧愁和愤懑,真是可笑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