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朔斋铁壁堂

耐久声名参古柏,绝清词翰赋薇花。 几闻人似南都老,再有公生朔党家。 题扁不渐名铁壁,持荷更合侍金华。 元城志业须翁了,推美还看入制麻。

译文:

您这首诗是用来赞誉朔斋先生的,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文翻译: 您那经久不衰的声名可以和古老的柏树相媲美,有着超凡清逸的才学,能写出像当年谢朓赋薇花那般精妙的辞章。 很少有人能像南都的范仲淹先生那样令人敬仰,如今又有您这样的贤才出生在朔党之家。 为堂室题写“铁壁”之名,您当之无愧,这名字正彰显着您如铁壁般刚正不阿的品格。您手持荷花(暗指担任重要官职),更适合在皇帝身边侍奉,如同在金华殿陪侍君主的大臣。 像刘安世(元城先生)那样的志向和功业,看来是要由您来完成了。众人都推崇赞美您,期待您能得到重用,日后为皇帝撰写重要的诏书。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