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一春苦淋漓,既晴差自喜。 四郊遽如壑,晴日共能几。 人言山雨骤,每点大如指。 新秧过半空,农泣向妻子。 今年种如金,典质到衣被。 忍饥事犂锄,岂料今乃尔。 一饱强营营,天公难指拟。 先淫后必涸,我虑非止此。 可奈漫空云,如墨来未已。 长宵欹枕听,揽衣四五起。 滴碎愁人心,不滴愁人耳。

译文:

整个春天都在淅淅沥沥的雨中煎熬,好不容易天晴了,我心里总算有了点喜悦。可转眼间,四周的郊外就像沟壑一样被水淹没了,这晴好的日子又能有几天呢? 人们说山里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每一滴雨点都像手指那么大。刚插下去的秧苗,一大半都被冲走了,农民们对着妻子儿女伤心哭泣。 今年的种子贵得像金子一样,农民们甚至把衣服被子都拿去典当换钱买种子了。他们忍着饥饿,辛勤地耕地除草,哪里能料到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大家为了能吃饱饭,拼命地忙碌营生,可老天爷的心思实在难以捉摸。雨水先是过多成灾,之后肯定又会出现干旱,我的担忧还不止这些呢。 无奈那漫天的乌云,像墨汁一样不断地涌来。漫长的夜晚,我斜靠着枕头听着雨声,好几次披衣起身。这雨滴啊,仿佛不是滴在我的耳朵里,而是一下一下地滴碎了我的心。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