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六夜偶成

寒鸥归尽暮烟生,野草墙根络纬鸣。 岭外斜河双派入,帘前新月半轮明。 厉阶莫甚董狐笔,避世宁随桀溺耕。 尧舜不惊祇爱酒,痴人往往笑长庚。

译文:

### 译文 寒冷的秋夜里,鸥鸟都已归巢栖息,傍晚的烟雾渐渐弥漫开来。在野草和墙根处,纺织娘发出阵阵鸣叫。 远处山岭之外,倾斜的银河仿佛分成两条支流蜿蜒汇入天际;在室内的帘幕前,一弯新月洒下明亮的光辉。 祸端没有比像董狐那样直书历史更严重的了(这里是一种反讽表达,暗示世间对直言者的看法),我宁愿像桀溺那样归隐田间,避开这纷纷扰扰的尘世。 像尧、舜那样的贤君出现,我也不会为此感到惊讶,我只钟情于美酒。那些不明事理的痴人,常常会嘲笑我这样痴迷于酒的人,就如同嘲笑太白金星一样。 ###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看法和自己的处世态度。前两联写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后两联则抒情,表达了诗人不愿卷入世间纷争,只想借酒避世的心境。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