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诸友同登香城最胜阁有长歌一首今壁题已失仅记炊烟不尽愁不尽七字追怀往事遂为律体以足之

曾向山巅望海涛,远村簇簇树如蒿。 炊烟不尽愁不尽,立处愈高见愈高。 追记壁题才一句,同游沤聚惜诸豪。 等闲试足成章在,却叹吟时鬓未毛。

译文:

曾经我和朋友们一同登上那香城的最胜阁,向着山巅之外眺望那汹涌的海涛。远处的村庄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村边的树木在这遥远的距离下,看起来就像一丛丛矮小的蒿草。 那村庄里袅袅升起的炊烟,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而我心中的愁绪,也如同这炊烟一般,连绵不绝。我站在这楼阁之上,站得越高,所看到的景色就越辽远开阔。 如今想要追寻过去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句,却只记得“炊烟不尽愁不尽”这一句了。当年一同游玩的那些豪杰们,如今就像水泡聚合又消散一样,难以再聚,实在让人惋惜。 那时随意迈步登上楼阁,就能出口成章写下诗句。可如今再感叹当年吟诗的时候,我那时还年少,两鬓都没有生出白发呢。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