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真隠已化数年曾纠仕五羊病中尝访渠为之求乐曾知其已逝颇有问答曾今为漳倅亲与东庵道老言之

生时句句有玄机,语我因医偶造微。 霞屿已题新窆石,羊城还著旧深衣。 曼卿见说乘骡去,丁令尝闻化鹤归。 葱岭相逢提履者,宋云恐被后人讥。

译文:

你提供的这部分内容不是单纯的古诗词,前面“罗真隠已化数年……曾今为漳倅亲与东庵道老言之”更像是一段背景说明文字,而后面才是诗歌。以下为你将后面的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罗真隐生前每一句话都暗藏着玄机,他曾告诉我,因为学医偶然领悟到了精妙的道理。 如今霞屿那里已经为他题写了新的墓碑,而在羊城他还曾穿着旧时的深衣。 听说曼卿是骑着骡子仙去,也听闻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 就好像宋云在葱岭遇到提鞋的人那样的奇事,后人恐怕会对他的讲述有所讥讽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