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话巴雨

不负西窗约,相逢剪烛花。 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 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 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 江远谈何剧,风摇影屡斜。 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

译文:

没有辜负当初在西窗下的约定,如今我们终于相逢,一起剪去烛台上的灯花。 这重逢的场景让我惊讶不已,仿佛是在梦中一般,我们在巴山的雨中畅谈着往昔。 蜡烛燃烧后,灰烬带着愁绪频频掉落,遥望着远方被云雾遮蔽的关隘,不禁感叹时光流转,旧日的景象已被遮挡。 往昔我曾在剑门关外停留,而如今却要奔向那遥远的天涯。 江水悠悠,我们的交谈热烈而畅快,可窗外的风却不停地摇晃着烛光,使得我们的影子也屡屡倾斜。 从现在起必须珍惜这分别前的时光了,不如邀来明月,一同沉醉在美酒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