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改自吟

酷爱惊人语,诗坛独苦心。 吟成还自改,改罢又长吟。 四炼传谁法,双声岂古音。 笔涂随句定,髭撚用功深。 过眼疵难掩,支颐吻欲噤。 身轻少陵集,商榷到于今。

译文:

我极其喜爱那些能够让人惊叹的诗句,在诗坛里独自费尽心思地创作。 每写成一首诗,我都会自己反复修改,修改完之后又会放声长时间地吟诵。 所谓“四炼”的作诗方法,又有谁能真正传承下来呢?诗里运用的双声词,难道还保留着古代的音韵吗? 我写作时涂涂改改,直到诗句确定下来,常常捻着胡须苦苦思索,下了很深的功夫。 一旦过目,诗里的瑕疵就难以掩盖,我常常手托着下巴,紧闭双唇,仔细斟酌。 我丝毫不把诗圣杜甫的诗集奉为不可逾越的圭臬,到如今还在和人探讨其中的诗艺呢。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