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人暮归

点点残鸦过,孤村带落晖。 篱边闻犬吠,山下有人归。 远岫连芳坞,长林遶翠微。 云深认茅屋,风细飏征衣。 樵唱同寻径,猿惊为扣扉。 夜深灯火下,儿女共依依。

译文:

夕阳西下,天空中零零散散的几只乌鸦飞过,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之中。 走到篱笆旁,听到了阵阵犬吠声,放眼山下,有村民正往家赶。 远处的山峦连绵不绝,与那长满花草的山坳相连;大片的树林环绕着青山,满目葱茏。 云雾缭绕,只能隐隐约约辨认出那山间的茅屋;微风轻轻吹拂,吹动了行人的衣衫。 行人与樵夫一路唱着歌,一同寻找回家的小路;那声响惊动了猿猴,它们似乎也被这动静吓到。 等到夜深了,一家人围坐在灯火下,儿女们依偎在身旁,尽享这温馨的时刻。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