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边生战场

已洗天河甲,边清国愈强。 谁生今日衅,战似古沙场。 不见狼烟久,俄惊雁塞荒。 风悲苔染血,月射骨如霜。 榆柳依然好,干戈有底忙。 李华真健笔,吊古思凄凉。

译文:

将士们在天河中洗净了战甲,边疆得以清平,国家也愈发强盛。 可如今是谁挑起了争端,让这战场又如同古代一般硝烟弥漫。 已经很久都看不到那作为战争信号的狼烟了,转眼间却惊见雁门关外一片荒芜。 风声悲戚,仿佛在诉说着那被青苔染上鲜血的往事;月光清冷,照着地上的白骨宛如霜雪。 边塞的榆树和柳树依旧生长得很好,可这刀枪干戈的战争又是为何如此匆忙地开启呢。 唐代的李华真是个写文章的高手,他写下《吊古战场文》,如今我怀古思今,心中满是凄凉。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