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月夜眠迟

意爱多成癖,清秋怅望时。 月能向人好,夜不恨眠迟。 捣药何为者,停杯屡问之。 貂裘蟾正恋,鸳枕蝶休痴。 昼短何须烛,更寒且咏诗。 婆娑无影处,料得梦相随。

译文:

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心生喜爱,往往容易成癖。在这清爽的秋天里,我满怀惆怅地四处眺望。 这月亮似乎特别善解人意,对我格外友好。在这美好的月色下,我一点也不觉得熬夜有什么遗憾。 看着月亮,我不禁疑惑,那月宫里捣药的玉兔究竟在为谁忙碌呢?我放下酒杯,好几次对着月亮发问。 月光皎洁,我身着貂裘沉醉在这迷人的月色中,就像那蟾蜍眷恋月亮一样难以自拔。我对这月色如此痴迷,就别再做那在鸳鸯枕上做梦的痴人啦。 白天虽然短暂,但有这美妙的月色相伴,哪里还需要蜡烛照明呢?夜渐渐深了,寒意更浓,我索性吟咏起诗歌来。 我在月光下自在地徘徊,哪怕走到那月亮照不到、没有影子的地方,我想这美好的月色也会在我的梦境中相随吧。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