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机晓犹织

机上谁家女,更长睡不安。 当窗祇自织,到晓不知寒。 霜瓦凝威重,冰丝续断难。 梭声随漏尽,妾意为衣单。 锦字挑谁寄,银缸剔已残。 姑留刀尺久,零落待输官。

译文:

在那架织机前,是哪家的女子呢?漫漫长夜,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正对着窗户,独自默默地织布,一直织到天亮,似乎都感觉不到寒冷。 屋顶的瓦片上结着霜,寒气逼人,更增添了一种威严的氛围。织机上冰冷的丝线,断了之后再接起来也十分困难。 织机上梭子来回穿梭的声音,伴随着更漏的滴答声,一直到更漏声尽。这位女子心中想着,是家中的亲人衣裳单薄,所以才如此拼命织布。 她本想在锦缎上绣出寄托相思的文字,可又能寄给谁呢?她挑了挑灯芯,那银质的灯盏里,灯油已经快耗尽,灯光也变得昏暗残弱。 她长时间地保留着剪刀和尺子,织好的布零零散散地堆放在一旁,只等着到时候把这些织物缴纳给官府。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