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泽咸

彼泽卑而汇,维山峻且巉。 上应无见有,气以感而咸。 石隠虚中窍,春蒸润下咸。 画前分艮兑,象外识机缄。 野露浮江柳,溪云到岭杉。 个中皆易理,具眼要非凡。

译文:

那湖泽地势低洼,水都汇聚在那里,而山峰则是高大险峻、峭壁巉岩。 从常理来看,高高在上的山按说不该有泽水存在,但实际上却有了,这是因为山与泽之间的气息相互感应、彼此交融。 石头里面隐藏着许多空洞的窍穴,春天时,山间水汽蒸腾,润泽着下方,仿佛有咸湿的气息弥漫。 在八卦未画出之前,就已区分出了艮(代表山)和兑(代表泽)这两种卦象,我们要从卦象之外去领悟其中蕴含的微妙道理和契机。 野外的露水飘浮在江边的柳树枝头,溪谷中的云雾飘到了山岭上的杉树旁。 这世间万物之中其实都蕴含着《易经》里的道理,想要看透其中奥秘,那可需要有非凡的眼光和见识才行。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