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云问名氏 其一

避喧谁氏子,远近不知名。 踏雨来相问,敲云忽自惊。 空蒙迷处所,剥啄访平生。 不是师严钓,应须学尹耕。 深山无户籍,虚谷答人声。 野服徐迎客,论文到月明。

译文:

不知道是哪位人士,为了避开尘世的喧嚣,隐居在这山林之中,无论远近的人都不清楚他的姓名。 我踏着雨中的小径前来询问他的情况,在云雾缭绕中大声呼喊,忽然自己也被这寂静山林里的回声吓了一跳。 山间雾气空蒙迷茫,我根本找不到他居住的地方,只能一边敲门一边打听他的过往生平。 我猜想,他若不是像严光那样在富春江畔悠然垂钓的隐士,就应该是像尹赏那样退隐归耕的人。 这深山之中没有户籍登记,空旷的山谷只回应着我的呼喊声。 过了一会儿,只见他身着朴素的山野服饰,不紧不慢地出来迎接我,我们一起谈论文章,一直到明月高悬。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