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庸斋挽诗 其一

金章虽贵岂公荣,一点孤忠百世名。 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 士缘气类归宗主,身为朝廷作重轻。 当世共传书几种,最初曾见易先成。

译文:

虽然获得了高官显爵,但这哪里能完全彰显您(赵庸斋)的荣耀呢?您那一片孤忠之心,足以让您的美名流传百世。 您平日里清妙的诗句,就如同诗仙李白所作一般潇洒飘逸;而您一篇篇呈给朝廷的奏疏,又好似西汉的刘向那般刚正敢言、切中时弊。 因为您的品格与气节,天下的士人都将您视为宗主,纷纷归附于您;您在朝堂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您的言行和决策都对朝廷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之世,大家都传颂着您所著的好几部书。我最初看到的,是您所写的关于《易经》的著作。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