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

一林幽竹几时栽,怪石花砖砌绿苔。 羽客游岩乘雨至,仙翁采药破云来。 天台犹在眉毛耸,鴈荡依然眼睫开。 昨夜摘珠人报道,海中失却小蓬莱。

译文:

这片幽静的竹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下的,那奇形怪状的石头和带着花纹的砖块上,都已经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就好像有身着羽衣的道士,趁着下雨的当口,来到这如岩穴般的假山旁游玩;又好似有仙风道骨的老翁,穿过云雾,到这假山之上“采药”归来。 这假山的模样,就像高耸的天台山一样,让看的人不禁眉毛都跟着耸起来;又如同雁荡山一般,仿佛让人忍不住睁大眼睛仔细观赏。 昨天夜里,有去海边摘取珍珠的人回来说,大海里的小蓬莱仙岛不见了,或许是跑到这假山这里来了吧。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