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有怀

幽人避暑海城西,西北浮屠尽得栖。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 石泉未到秋先冷,野虎偏从夜即嘶。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谿。

译文:

一位隐居闲适之人在暑热的夜晚来到海西城西边避暑,西北方向的佛塔都可以成为他栖身之所。 更漏的声音时有时无,就像那风的方向忽顺忽逆难以捉摸;纸糊的窗户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这是因为天上月亮的位置有高有低。 山间的泉水还没到秋天就已经透着丝丝寒意,野外的老虎偏偏在夜里嘶叫不停。 我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常德府,不知道如今武陵的桃溪在今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