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翠虚真人安乐法

收歛神光少默然,顶门一路聚云烟。 且升阳火烹金鼎,却降灵泉灌玉田。 交结只于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 功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

译文:

这首诗带有浓厚的道教修炼色彩,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收敛自己的精神光芒,安静少言,头顶仿佛有一条通道汇聚着如烟似雾的神秘气息。 先升起体内的阳火,就像在金鼎中烹炼一般,然后降下灵泉,去灌溉如玉般的心田。 阴阳二气的交合发生在如同牛渚这样神秘的外在环境之外,而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恰似鹊桥相连之处。 当修炼的功夫历经了九九八十一天,又经过了六六三十六天,如此这般,这人便是人间的安乐神仙啦。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