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槎寄呈王待制

道人身世已盟鸥,便好乘云御气休。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 从教水击三千里,别是烟飘十二楼。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 初非孔圣乘桴志,薄类梁僧渡苇谋。 庐阜插篙空木末,武夷停櫂尚岩头。 争如太乙真人叶,往荡须弥绝顶秋。 昔者天孙失机石,我疑博望乃牵牛。 却无沧海桑田事,底用浮家泛宅愁。 个里且吹无孔笛,向人只下直针钩。 而今性水涵孤月,休遣禅河起一沤。 逝者如斯曾不返,凭谁为我问阳侯。

译文:

我这修道之人早已与鸥鸟结盟,将身心托付于自然,此时本就该乘云驾气,逍遥自在。 世间那点风波又何足挂齿,为何不想想那在迷途中随波逐流之人,为他们提供渡世的舟楫呢? 且让这仙槎像大鹏展翅般水击三千里,去到那缥缈如烟的十二楼仙境。 夜晚,松涛如碧浪般怒吼;青山似翠浪连绵,仿佛在空中浮动。 我这并非像孔子那样有乘桴出海避世的想法,只是略微有点像梁代僧人用芦苇渡江的谋略。 在庐山插篙,篙尖仿佛只能碰到树梢;在武夷山停船,船还停在岩头之上。 哪里比得上太乙真人乘坐的荷叶,能在须弥山绝顶的秋风中飘荡。 昔日天孙丢失了织机上的石头,我怀疑那博望侯张骞是否就是牵牛星下凡。 既然世间没有沧海桑田那样巨大的变故,又何必为四处漂泊的生活而发愁呢? 在这仙槎里,我且吹奏那无孔之笛;对人我只用那笔直的钓钩。 如今我的心性之水如平静的湖面,涵映着一轮孤月,可不能让这禅河泛起哪怕一个小水泡。 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可又有谁能替我去问问那水神阳侯呢?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