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庵醉后

千岩万壑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禽。 瑶月影松大静淡,琅风韵竹夜萧森。 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暝林。 孔明终久须朝日,安石不来谁作霖。 然则从龙虽有志,定知化鹤亦无心。 先生不是终南子,满洞苍烟何处寻。

译文:

在那连绵无尽的山峦之中,千岩万壑深邃又幽深,洞口边的枯树上,有幽禽在啼鸣。 洁白如玉的明月洒下清辉,映照着松树,营造出一种极为宁静淡泊的氛围;清风吹过,翠竹发出悦耳声响,让这夜晚显得更加阴森而有韵味。 傍晚时分,暮云呈现出碧色,一座孤峰从云中凸显出来;归巢的鸟儿拖着夕阳的余晖,飞向暮色笼罩的树林。 诸葛亮最终还是要出山辅佐刘备,去迎接那新的时代;谢安若不出山,又有谁能拯救苍生、普降甘霖呢? 虽然我也有像蛟龙跟随云雨那样施展抱负的志向,但也深知自己没有像丁令威化鹤那样超脱尘世的心思。 我可不是那些隐居终南山以博取名声的人啊,等我离开这满洞苍烟的地方后,又去哪里寻找我这般心境呢。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