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鹤叹

霜翎雪羽臙脂顶,玄裳翠距白玉颈。 何年乘风下太清,芝田烟暝瑶池冷。 天台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晓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凉那得眠。 君不见东海苍鱼浮吞舟,一朝失却风涛秋,陆地蝼蚁俱逆谋。 又不见南山白虎啸裂石,一朝不得山林力,平原狸兔起图食。 如彼茅圊蝇,不知天池翔大鹏。 如彼布裈虱,不知白鸾舞空碧。 世间炎凉相渭泾,是非宠辱无限情。 彼鹤暂尔耳,自警聊自鸣。 山灵更须勤爱护,忽然鼓翅翔四溟。 上有昆台琪花红,下有蓬山芝草青。 山头知音复能几,几人得如华与丁。 那堪九霄去,人世无此声。

译文:

那仙鹤长着如霜般洁白的羽毛、似雪的翎羽和胭脂般的红顶,黑色的尾羽、翠绿的爪子,还有那宛如白玉的脖颈。 也不知是哪一年,它乘风从太清仙境降临人间。如今,芝草生长的田野烟雾弥漫,瑶池也透着清冷孤寂。 天台山仿若玉京天那般美妙,可又怎比得上那青天之上玉帝所在的神圣之地。清晨,云雾黯淡,仙鹤想要引吭长鸣;夜晚,月色凄凉,它又怎能安然入眠。 你看那东海里的大苍鱼,能够吞下舟船,可一旦风平浪静失去了风涛的助力,连陆地上的蝼蚁都敢对它心怀不轨。再看那南山的白虎,咆哮声能震裂山石,可一旦离开了山林的庇护,平原上的狸猫和野兔都想着把它当作食物。 就像茅厕里的苍蝇,根本不懂得天池之上大鹏展翅翱翔的豪迈;又像那布裤里的虱子,完全不了解白鸾在碧空之中翩翩起舞的美妙。 世间的炎凉如同渭水和泾水一样界限分明,是非、宠辱之间有着无尽的复杂情感。那仙鹤如今的遭遇也只是暂时的,它这声声鸣叫,不过是自我警醒罢了。 山林之神啊,你一定要更加用心地爱护这仙鹤。说不定哪一天,它就会鼓起翅膀,向着四海翱翔而去。 它飞向上方,能看到昆仑台上那鲜艳的琪花;飞向下处,能瞧见蓬莱山上那翠绿的芝草。可是在这山头,真正能懂它的知音又有几个呢?能像华子期和丁令威那样理解仙鹤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真不忍心看它飞向九霄之外,到那时,这人世间就再也听不到它那美妙的鸣声了。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