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歌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 说著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 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 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 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 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 惟一空自赤毵瑉,囊中尚有三两文。 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 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 争奈旬余守肚饥,埋名隠姓有谁知。 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 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 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 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 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 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 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 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 偎傍茆簷待天晓,村翁不许住簷头。 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 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 忆著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 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 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 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䍀缕。 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 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 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 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 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 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 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 于今历练已颟顸,胸中不著一点闷。 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 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 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 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 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 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 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 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 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 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 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 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 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译文:

云游真是太难了,太难了!那万里的水光烟雾,四海是如此的宽阔无边。说起这云游的滋味,实在是太苦了,让人怎能不鼻子一酸,心生悲戚。 刚离开家乡,告别了亲人骨肉,当时腰里还带着三百文钱。可一想到寻找名师、访求大道是如此艰难,就连今晚要在哪里投宿都不知道。 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两三程路,听人说这里是漳城。可到如今,身上的衣裳都典当卖光了,一路上连个人影都难得见到。 刚到这偏僻的村子,只能住在孤零零的馆舍里。此时鸟儿啼叫,花朵飘落,千林已笼罩在暮色之中。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又得起身赶路,身边就只剩下随身带的一把伞。 慢慢来到了兴化军,风雨萧萧,似乎在送别春天。我独自一人,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囊中也只剩下几文钱。 一路走来艰辛无比,双脚早已没了力气,浑身瘙痒难耐,都生满了虱子。茫然间到了这里,身无长物,想回家却又回不去。 无奈只能饿着肚子熬了十几天,我隐姓埋名,又有谁会知道我的处境呢?来到罗源兴福寺后,我只好投身寺里做了仆人。 刚做仆人还不到半个月,又和僧主分别了。我像那火云飞上了支提峰,路上的石头热得像火一样。炎炎烈日高悬在空中,我实在不堪忍受赤脚走在这滚烫的路上。身上的汗水不停地流,就像一座肉山在淌水,可连把扇子都没有,没法扇扇风。 还好熬过了三伏天的暑热,如今我又到了剑浦。我真是穷得彻骨彻髓啊,在荒郊野外听了一夜梧桐雨。 黄昏时分,我环顾四周,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没有斗笠,也没有蓑衣,怎能不愁呢?我想在茅草屋檐下躲一晚等到天亮,可村里的老翁都不让我在屋檐下停留。 听说建宁的人乐善好施,我特地来到这里求口饭吃、讨件衣服穿。可耳边听到的只是人们说“惭愧”,又有谁能有那慈悲怜悯的眼神看我一眼呢? 回想起从前富贵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只能低头看着鼻子,皱起双眉。我在每家的门口都伸手乞讨,可哪里有一个人会可怜我这个小乞丐呢? 从福建出来到了龙虎山,我到上清宫去拜见宫主。在还没和他们相识之前,我请求挂单留宿,可知堂嫌弃我衣衫褴褛。这就像我之前到武夷山时,那些黄冠道士对我叱骂一样。他们只给我一些馊饭和冷开水,还说我孤苦贫寒会玷辱了他们。 长江的东西两岸,湖南湖北各地,浙江的左右周边,一直到西蜀。广东、福建、淮海,这数万里的地方,我千山万水地奔波,却都是白忙一场。 不知不觉云游已经过了多年,道友们都笑我疯疯癫癫。以前去过的地方又一次次地往返,可修行的大事还是没有眉目,但也不要去埋怨上天。 如果我命中真有成为神仙的缘分,那前方一定会有人能让我拜师请教。到如今我历经磨炼,已经变得糊涂迟钝了,但胸中却没有一点烦闷。 还记得淮西发生兵火的时候,那凄凉的景象,好几里地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幸亏上天让我留下一条残命,可忍受这样的饥渴实在是让人悲从中来。 还记得在武林的时候,天降大雪,我的衣衫破碎,寒风像要刮进骨头里。更何况我身上精气还算充足,却还是冻得皮肤迸裂出血。 又想起在古庙遭遇风雨的时候,香炉里没有火,纸钱在风中乱飞。神鬼号哭,天色惨淡,露水寒冷,云雾凄寒,猿猴在夜里哀啼。 还想起在草丛里卧着严霜,月光照着苍苔,落叶枯黄。我还没有得到一点真正的修行受用,怎能禁得住这般凄凉。 偶然有一天,老天开眼,陈泥丸公知道我修行懒散。癸丑年中秋,野外天气晴朗,我独自坐在松阴下和他谈论修行的长短。原来啊,自己家里就有真金,之前那些辛勤奔走都是白费心思。 我得到了长生留命的秘诀后,就在白云深处结茅庐静坐修行。炼制金丹其实也并不难,不管是在山里还是在城市中都可以。 我随意写下这首《云游歌》,只是怕人们不了解云游修行的真正意义啊。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