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其三

风吹五花辇,露缀九光舆。 夜半红尘起,琴高失鲤鱼。

译文:

大风呼呼地吹着那装饰华丽如五彩繁花般的御辇,露珠晶莹地点缀在闪耀着奇异光芒的车舆之上。 到了半夜时分,滚滚红尘突然扬起,就如同琴高失去了他那可以乘驾的神鲤一样,一切都失去了原本的依靠和秩序。 这里“五花辇”“九光舆”通常象征着华贵、尊崇的事物,而“琴高失鲤鱼”中琴高是传说中能乘鲤入水的仙人,失去鲤鱼可能意味着失去某种超自然的助力或优势,结合标题推测或许是作者借这些意象表达某种感慨,可能与世事的变化、人事的无常相关。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