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壶高士

蓬莱三山压弱水,鸟飞不尽五云起。 紫麟晓舞丹丘云,白鹿夜啮黄芽蘂。 浩浩神风碧无涯,长空粘水三千里。 中有一洞名方壶,玉颜仙翁不知几。 上帝赐以英琼瑶,缝芝缉槲佩兰芷。 戏吹云和下朱尘,还炼五云长不死。 丹砂益驻长虹容,玉石弗砺愈白齿。 醉飞罡步蹑星辰,时把葫芦梏鬼神。 早曾探出天地根,寸田尺宅安昆仑。 安知我即刘晨孙,不复更觅桃花源。 或者即是刘戽身,岂复别寻会仙村。 一闭目顷游六合,坐里汗漫诣浑沦。 何必裹粮圆峤外,宁又远泛阆风津。 云屏烟障只笑傲,烟猿露鹤与相亲。 君不见刚风浩气截碧落,上严天关九屏恶,俯视万方万聚落。 丝长岁月能几时,米大功名安用为。 不将世界寄一粟,便请芥子纳须弥。 初从螺江问草屧,已判此身轻似叶。 及其流湘过衡岳,一笑江山阔如楪。 如今坐断烟霞窝,已诵东皇太乙歌。 不作竹宫桂馆梦,奈此四海黄冠何。 夜来坐我酌桂醁,不敢起舞宾云曲。 何年踏踏去方壶,我欲骑风后相逐。

译文:

传说中蓬莱那三座仙山矗立在弱水之上,鸟儿奋力飞翔也飞不到尽头,五彩祥云在山间升腾而起。紫色的麒麟在清晨的丹丘云霞中欢舞,白色的鹿儿在夜晚啃食着黄芽的花蕊。 浩荡的神风在碧绿的天际无边无际地吹拂,长空仿佛与水面相连绵延三千里。在这浩渺的天地之中,有一个山洞名为方壶,里面住着一位容颜如玉的仙翁,也不知他已历经了多少岁月。 上帝赐予他美玉珍宝,他用灵芝、槲叶缝制衣裳,佩戴着兰草和白芷。他嬉戏着吹奏云和之乐来到人间,又回去炼制五彩仙药以求长生不死。 服用丹砂让他的面容如长虹般光彩永驻,牙齿就像玉石一样不用磨砺也越发洁白。他醉酒后踏着罡步在星辰间遨游,还时常拿着葫芦降伏鬼神。 他早就探寻出了天地的根源,在方寸心田、尺许宅院间安置下昆仑之灵。说不定我就是刘晨的后代子孙,不必再去寻找那桃花源。又或许我就是刘戽本人,哪里还用再去寻觅会仙村。 他闭上眼睛一会儿就能畅游天地四方,静坐时能逍遥地到达混沌初始之境。何必带着粮食去那圆峤山之外,又何必要远渡那阆风的渡口。 他在云屏烟障间笑傲尘世,与烟雾中的猿猴、白露中的仙鹤相亲相伴。你没看到那刚风浩气截断了碧空,上天的关卡森严险恶,从高处俯视人间那众多的村落。 漫长的岁月又能有多久呢,如米粒般微小的功名又有什么用呢。若不把整个世界寄托在一粒粟米之中,那就让芥子容纳下须弥山吧。 起初我在螺江询问他的踪迹,那时就已觉得自己的身躯轻如树叶。等我流落到湘江,路过衡岳时,我不禁一笑,觉得江山广阔得如同一片小碟子。 如今我隐居在这烟霞环绕的地方,已经诵读着东皇太乙的歌谣。我不再做那竹宫桂馆里的美梦,可这四海之内的道士们又该如何呢。 昨夜他请我坐下,用桂花美酒相酌,我都不敢起身起舞来应和那美妙的云曲。不知哪一年我能前往方壶山,我真想骑着风追随在他身后啊。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