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绿云先生之像赞

瞻师之神,寒空片月。 知师之心,红炉点雪。 闻师之德,冰清玉洁。 见师之迹,霜炎冰热。 师之一言,斩钉截铁。 师之一行,杀人见血。 风月情怀,松筠志节。 道法陆沉,玄徒瓦裂。 师领郡檄,雷轰电掣。 冠冕洞宫,兴大施设。 轮舆楩楠,陶埏坯甈。 丽以粉奂,饰以藻楶。 不逾年间,沧江贯折。 度五神足,霞裙森列。 方有伦绪,闬闾洽悦。 胡为云鹤,奄归帝阙。 溪山失翠,猿鸟凄切。 散词玉祠,柏子一𦶟。 追慕替绚,使人哽咽。

译文:

瞻仰先生的神采,就如同寒夜天空中的那一片孤月,清冷高洁,超凡脱俗。 了解先生的内心,恰似炽热红炉里落下的一点雪,瞬间消融,寓意着先生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心如明镜。 听闻先生的品德,那是像冰一样清澈,如玉一样纯洁,没有丝毫的瑕疵与污浊。 看到先生的行迹,犹如寒霜炽热冰火交替,充满了变化与传奇,让人捉摸不透却又心生敬畏。 先生说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用刀斩钉、用锤截铁般干脆利落,不容置疑。 先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如同杀人见血般果断决绝,直击要害。 先生有着如清风明月般的高雅情怀,又有像松竹一样坚贞不屈的志节。 然而当时道法衰落,修行的玄徒们如瓦片般四分五裂,难以凝聚。 先生接到郡里的檄文后,行事如同雷霆轰鸣、闪电急掣般迅速而有力。 先生在道观中主持事务,大力开展各项建设与举措。 他选用优质的木材,如同挑选楩楠等珍贵树木来打造车轮一样精心;又像烧制陶器一样,用心塑造道观的每一个部分。 道观用白色的粉末装饰得绚丽夺目,用精美的斗拱装点得美轮美奂。 不到一年的时间,道观就焕然一新,如同江河改道般有了巨大的变化。 先生度化了众多修行有成的人,他们身着霞衣,整齐排列。 道观的事务刚刚有了头绪,邻里乡亲都为此感到喜悦融洽。 可为什么先生就像云间的仙鹤一样,突然回归了天帝的宫阙(去世)。 先生离去后,溪山都失去了往日的翠绿,猿猴和鸟儿的叫声也显得那么凄凉悲切。 我在道观中散开祭词,点燃一炷柏子香。 追思仰慕先生的卓越风采,让我忍不住悲从中来,哽咽难言。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