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二

初三十一,上上大吉。 中九下七,有口挂壁。 双林傅大士儒履道冠,蒋山梁宝公剪刀曲尺,笑倒生公台畔石。

译文:

这首偈颂有些带有禅机、寓意隐晦的表达,下面为你大致意译: 初一到十一这段时间,那可是上上的大吉之兆。 处于中间是九、下面是七这样的状况时,就算有嘴也如同挂在墙壁上(有口难言、无话可说)。 双林寺的傅大士穿着儒生的鞋子、戴着道人的帽子,蒋山的梁宝公拿着剪刀和曲尺,这奇特的模样和行为,能把生公台畔的石头都逗笑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傅大士、梁宝公都是佛教历史上有独特行持和影响的人物,生公则是东晋高僧竺道生,偈颂里通过这些人物的事迹、形象来传达一些难以言说的禅理。而且偈颂往往语言简洁、表意深邃,这种翻译只是尽量传达字面和大致内涵,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其背后的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