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翰墨绝畦迳,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得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厘,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译文:

在诗词创作方面,可不能局限于固定的路径模式,言辞要符合一定的规则法度。 当笔下的诗句挥洒而出时,那气势能让风雨都为之惊叹,好的诗作往往是借助了江山美景的灵感。 写诗不能落入那种世俗庸常、充满烟火气的话语里,要能够说到事物的精髓关键之处。 学习作诗就如同进入厅堂再进入内室一样,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才能登堂入室。 真正通达作诗之道的人,不论先后顺序,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成为贤能的诗人,这只是时间和引导的问题。 作诗关键是要领悟其中的意趣思想,而不是只拘泥于字词章句。 要是你想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占据一席之地,就得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作诗其实是有灵活的方法和规律的,这道理就像宽阔的大路一样清晰明白。 然而,作诗时哪怕只有毫厘的偏差,最后的结果也会像帽子和鞋子那样有天壤之别。 那些志同道合、有高雅志趣的人在诗歌品味上本质是相同的,就像当初莲社的诗友们一样相互约定、共同追求。 你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就像鸿鹄有高远的目标,同时也要像与鸥鹭结盟一样,保持一种淡泊、闲适、自然的心境。 你向来才华出众,对很多道理早就有深入的研究和明白的认识,相信你一见到这些道理就能很快领悟。 我这像是狗尾续貂一样,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实在是因为情谊难却啊。
关于作者
宋代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