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其二

诗债松边了,鉏荒賸种花。 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 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它翻译成比较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内容: 您生前在松树林边将作诗的“债务”都了结了,锄去荒草后还余下精力种上了鲜花。 您曾像那在衡阳山麓飞翔的大雁,在仕途或人生道路上前行,所具有的高雅风范就如同仰山的茶叶般独特。 可惜啊,您就像传说中被天帝召去修建白玉楼一样匆匆离世,那金銮殿上原本可能有的作为也只能让人叹息了。 这就如同桃花源里带着千古的遗憾,寒冷的太阳下,悲啼的乌鸦更添凄惨氛围。
关于作者
宋代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