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轩

主静非专在静时,至于动处亦随之。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所养勿忘由勿助,其中何虑又何思。 莫教鹘突名轩意,物诱情迁几坐驰。

译文:

追求内心的宁静,并非只在安静的时候才需要做到,就算处于行动、忙碌的状态时,也应该让这份宁静如影随形。 古往今来的圣贤们做学问,关键就在于懂得适可而止,知晓自己应该坚守的目标和准则。在自我修养方面,既要心怀敬意,又要行事合乎道义,这两方面的功夫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在培养自身品德和修养的时候,既不能忘记持续努力,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当我们达到这样的境界,内心纯净,又哪里需要忧虑什么、思虑什么呢? 可不要糊里糊涂地误解了把这里命名为“静轩”的深意啊。要是被外界的事物诱惑,被情感左右而随意改变心意,那可就像人坐着却心思飞驰在外一样,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啦。
关于作者
宋代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