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归省文书

面拥旌旗鼓乐随,谁知锦被裹疮痍。 吏那秋敛充春赋,兵待朝输作暮炊。 缩手判支穷措大,攒眉书准老沙弥。 此是履翁新活计,雁书多报故人知。

译文:

早上朝拜归来,又得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书,这情景啊,我表面上出行时旌旗簇拥、鼓乐相随,可又有谁知道我这外表风光之下,就如同锦被包裹着满身的创伤与痛苦呢。 官吏们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秋天征收来的赋税本有它该有的用途,却被挪用去充当春天的赋税上缴;士兵们等着朝廷按时发放粮饷,可如今却只能盼着早上发下来的那点东西,勉强做晚上的饭吃。 我在处理公文时,常常只能无奈地缩手,因为财政窘迫,没有钱财可以支配,就像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我皱着眉头批准各种文件,样子就如同那苦行的老和尚。 这就是我履翁(吴潜号履斋)如今的新营生、新状况啊,希望大雁能多帮我传些书信,把这些情况告诉我的老朋友们。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