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 其二

西抹东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数茎半黑半丝发,一寸忧晴忧雨心。 乌糤且欣将淅玉,红莲何翅已抽簪。 小臣献谷秋尝了,深密山林可访寻。

译文:

我这老骨头啊,一生四处奔波、忙忙碌碌,实在是承受不住岁月的消磨了。如今在这芙蓉洲畔,生活起起伏伏、沉沉浮浮。 我头上那几缕头发,一半已经花白,一半还是黑色,而我这心里啊,时刻都在担忧着天气。一会儿担心天晴太久庄稼干旱,一会儿又忧心雨下太多成灾。 让人欣喜的是,那乌米快要煮成如玉般的粥饭了。池塘里的红莲啊,何止是已经抽出了如簪子般的花苞,肯定长得更好了。 我作为一个小臣子,秋季祭祀献上谷物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啊,我就可以到那幽深寂静的山林中去寻访游历,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啦。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