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吴潜 喜雨三首 其三 喜雨三首 其三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吴潜 晚上危楼望碧岑,云烟开阖弄晴阴。 见前鸥鹭移心法,何处鸱枭过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驾,凉风一宿动秋砧。 谁怜老子思乡泪,滴向鄞江未是深。 译文: 傍晚时分,我登上高楼,眺望那翠绿的山峦。山间的云烟时而聚合,时而散开,一会儿是晴朗的天色,一会儿又像是要转阴,变幻不定。 眼前那自由自在飞翔、嬉戏的鸥鹭,它们的悠然之态让我心境也随之改变,抛却了许多烦恼。而那些如鸱枭般难听、不祥的声音,又何须去在意呢。 这场及时又充沛的好雨,好似在急切地催促着暑气赶快离去。一夜的凉风,已经让秋意渐浓,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那是秋天到来的信号。 有谁能怜悯我这思乡的老人呢?我思乡的泪水不断滴落,即便滴入鄞江,恐怕那点泪水在江水中也算不得深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