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雨脚如奔冒远岑,须臾六合变层阴。 坐回物物昭苏意,想见村村喜笑音。 翁诧稻粱营米栈,妇思裘褐拂衣砧。 定知一熟酬诸愿,击壤歌中此感深。

译文:

雨像奔跑着的骏马一样朝着远处的山峦倾泻而下,一转眼整个天地都变得阴沉沉的。 这雨让世间万物都有了复苏生长的生机,我仿佛已经听到了各个村庄里传来的喜悦笑声。 老翁们惊喜地谈论着即将丰收的稻粱,盘算着把它们存进米栈;妇女们也想着用这丰收后的闲暇,拿起衣砧去捶打制作御寒的裘衣和粗布短衣。 我肯定知道,这一场好雨带来的丰收,能够实现大家的诸多心愿,人们在这如同古代击壤歌一般欢快的氛围里,心中的感慨一定十分深沉。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