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藏十韵

门限何须铁,因为浅近谋。 假令长富贵,消得几春秋。 寿固缘心地,人谁免首丘。 子能忘后虑,是亦慕前修。 茧室名犹在,鱼山志可求。 回冈许埋骨,吉兆协眠牛。 懒作化台号,何妨引客游。 不愁饱蝼蚁,最喜近松楸。 物变终于尽,吾生行且休。 年年春色里,洗勺听溪流。

译文:

没必要用铁来加固门槛,人往往只做些浅近的打算。 就算能一直享有富贵,又能度过多少个春秋呢? 寿命长短本来就和人的心地相关,可谁又能避免最终回归故土(死去)呢。 你若能抛开对身后事的忧虑,这也是在追慕前代的贤人。 “茧室”(指寿藏,生前预造的坟墓)这个名称依旧存在,就像曹植有在鱼山归葬的志向也能为人所追寻。 曲折的山冈允许我掩埋尸骨,有牛眠地这样的吉兆预示着此地风水好。 我懒得给它取什么“化台”之类的名号,不妨带着客人来这里游玩。 我不担心死后尸身会被蝼蚁啃食,最让我欣喜的是这寿藏靠近松树和楸树。 世间万物的变化终究会有尽头,我的人生也即将结束。 以后每年春天的美景里,我就悠闲地洗着勺子聆听溪水流淌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叶茵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